由Process普羅品牌、中華經濟研究院、中華財經策略協會、108年度中華財經高峰論壇成員所共同主辦的《品牌翻新企業轉型再復興》研討會,針對投資品牌、凝聚企業共識、串聯企業五管作探討與分享,研討會吸引來自台灣近300位來自產官學代表報名與會,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思寬、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發展處處長周霞麗均蒞臨聆聽,也與大家分享政府輔導企業發展品牌的經驗與資源。
拒當隱形冠軍!透過品牌建構讓台灣的實力被看見
Process普羅品牌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Martin Kessler觀察到,台灣有很好的條件發展品牌,但卻普遍缺乏自信。他建議在建立品牌形象時首先力求視覺要「簡明」(Conciseness),愈簡明容易接近客戶;另外是「一致性」(Consistency),愈一致品牌愈可靠;以及「持續性」(Continuity),投注的時間往往與知名度成正比當三者交疊程度愈高,品牌就愈成功,企業可定期透過3C檢視品牌管理成效。
活動當天,Process普羅品牌集團的創始人和集團管理合夥人Martin Kessler,因瑞士有要事在身不克出席,特地錄此影片闡述品牌3C。
Process普羅品牌台灣分公司榮譽顧問李國榮進一步指出:
「建構品牌需要時間,預算與資源,資源主要是指人,最好是老闆。」
主事者要意識到建立品牌是對未來的投資。而針對沒有太多行銷預算的廠商,普羅以協助參展攤位拿到的的iF或是紅點大獎方式,吸引廠商駐足,增加業務開發契機,並以北歐5國為例,呼籲台灣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進而放大它。
贊助與品牌形象一致的族群,透過品牌管理實現企業社會責任
品牌管理多需以企業社會責任(CSR)為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從內部看,CSR是員工工作與品牌的一部份;由外來看則是一致的認知例如聯合利華主力客群為女性,即贊助青少女族群,展現由產品,服務,贊助的對象與品牌形象一致。
李國榮舉瑞士人壽保險公司為例,透過協助弱勢團體減少社會問題,減輕財務負擔;蘇黎世銀行則與公平貿易組織合作,透過推展公平貿易,關懷環境。(進一步詳細閱讀: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品牌價值)
員工是企業品牌最佳形象大使,搶人才!經營雇主品牌刻不容緩
李國榮以瑞士以及台灣的企業為例,說明企業在完成整體品牌建構後,如何進一步地延伸到雇主品牌,透過檢視挑戰,設定目標,建立概念,再發展出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品牌體驗接觸點之相關設計,促進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進而共創價值,吸引新世代潛在人才。
李國榮指出,澳洲昆士蘭州觀光旅遊局曾舉辦 「世界最棒企業〜我們都到昆士蘭去員旅」,鼓勵企業員工拍片贏得巨額旅費,台灣有5企業入圍決選。而員工願意積極參與必定是企業經營雇主品牌的成果,關注內部品牌專家,絕對會比找廣告代言人有效且更加划算。(進一步詳細閱讀:吸引最佳人才,企業的秘密武器是…….)
以財富管理為馬首是瞻,傳承家族企業DNA,彰顯百年品牌榮光
台灣中小企業面臨接班挑戰,對建構品牌來說,透過家族治理,家族整合,進一步做到品牌外顯,可說是品牌延續的重要課題。
擔任專業金融,簽證會計師30年,擁有豐富金融,財富管理經驗的平安恩慈國際法律事務所家族治理中心執行長方燕玲提到,根據對全球家族財富管理與家族品牌延續多年觀察,在台灣一般提到財富傳承多從法律與稅務角度切入,而在香港,新加坡的百年家族卻是以財富管理為馬首是瞻。
方燕玲就香港“李錦記”等百年家族案例談家族傳承與家族治理,讓大家更明了成功的家族企業品牌是如何以家族思想教育來管理家族成員,進而管理家族財富,如“李錦記”不僅在業務上不斷創新,更強調家族核心價值,其中特別有由家族女眷組成的「超級媽媽小組」專責家族成員教育,是成功的家族治理典範。而日本有傳承46代,1,300年法師旅館,秘訣在於「積德不積錢」;法國傳承6代的“穆里耶茲”家族,透過嚴謹的家族管理制度,維繫百年,每個成員皆有持股,目前有780個繼承人。
「建立價值觀與家族品牌認同皆是家族傳承不可或缺,而後代教育與明確的傳承機制等,亦是不墜的根基。」
跳脫成本、創造價值,脫去隱形斗篷、走出國際
台灣大學企業學系行銷教授暨全球品牌與行銷研究中心主任任立中認為,台灣企業普遍欠缺品牌建構認知。在發展品牌時企業不要只看自己的產品,患了「行銷近視病」,行銷策略的制定需觀察消費者需求,仰賴大數據分析,解決痛點,滿足消費者。
任立中以捷安特贊助的車隊奧運金牌為例,雖選手使用高級車款並非大眾所需,但仍可主打「奧運金牌腳踏車」,增加品牌價值;當Lexus凌志汽車在台上市初期大大塑造高級車形象,提升使用者品牌價值感受。
「台灣太多隱形冠軍,應不再局限生產成本,而是形塑產品形象,突顯價值,脫下隱形斗篷勇敢走出去。」
投資品牌可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商業價值,即便是同樣材質的商品因有品牌價值支撐,在定價可翻倍,它可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獲利,奠下永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