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greater than you thought.

(文:楊淑燕 / Process 普羅品牌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前些日子閱讀到一本很受用的書籍:《底層邏輯》,是由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劉潤所撰寫,他提到:每個人和企業,本質是合夥關係,想要在企業裡獲得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成長,我們要先能明白自己與企業的關係,才能用更加認真、端正的態度來對待工作,實現自身的價值。想清楚這個底層邏輯,思維開了,確實就不會小看自己,能用一個合夥人的態度來與公司合作。

這禮拜發生了三件不同場合的事件,卻讓我想到同樣的結論。
再三思索,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

上週末,因為籌備已久的論壇即將登場,我就前往我常走動的知名美體工作坊,想要好好照料一下身體,也舒緩緊繃已久的情緒。當日我熟識的美容師傅不在,但是她還是囑咐另外一位親切的同事為我服務。然而,過程當中有一位區經理不斷的打斷我的療程、頻繁的進出、大聲的喧嘩。原本歷經一整週的操勞就已經非常不適,被這樣前後不斷的打擾我更是頭痛欲裂。我很虛弱的請為我服務的師傅去反應,但是師傅怯生生的說,她職位較低,不敢這樣向上司轉達。但是我想到的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工作人員,也應該可以為了公司的形象、品牌的利益、顧客的感受,勇敢的挑戰權威吧。這是其一。

雇主品牌是誰的責任呢?

CEO,人資長,還是品牌長呢?

緊接著,我們禮拜二舉辦的的雇主品牌論壇就登場了。在精彩豐富的講座後,QA 時間就有與會的夥伴發訊提問,問了講者們:如果真的有心要執行雇主品牌的經營,請問究竟是誰的責任?是 CEO 的責任呢?還是 HR(Human Resource) 人資長?抑或是品牌長?我們創辦人 Martin 反問現場來賓,當中有八成的人都說是 CEO 的工作,只有微小的部分分別覺得是 HR 和品牌長的責任。然而,創辦人 Martin 台上的講者們,不約而同的回覆,CEO 要負責整個公司營運、未來的發展,整個策略布局任務非常的繁重,而雇主品牌攸關人員的招聘、人事的佈局,所以就職務而言應當是 HR 主責。品牌長為了讓品牌裡外一致、發揮綜效,更可與 HR 互為幫補,將有助於宣揚公司價值、產品和服務,影響消費者、合作夥伴和潛在員工印象。與多年輔導企業組織管理的策略夥伴聊及,常感嘆很多 HR 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算薪水、核出勤,然而這樣的格局只能說是人事;真正的 HR 應該要積極的管理人力資源、放大眼界。每個 HR,不需要等待 CEO 的要求,都應該要有這樣的野心還有格局,主動做出長期的人力規劃、資源盤整,這是其二。(更因為此,也感動著當天前來論壇交流學習的HR 人資團隊,真的愛公司!)

你是設計師 還是美編?

最後,上週五甫結束的設計工作坊中,Martin 評論了當今的設計趨勢。他直接闡明,很多趨勢根本不是趨勢,只是一個時代演變、起起伏伏的過程。重點都是在設計師應該有的態度。每個設計師的思維都要在心態上充滿好奇、勇於思辨,更該對接品牌策略、了解顧客的體驗旅程需求、溝通渠道的展現,進而幫助企業獲利與成功,而不僅是埋頭做出完美的作品。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今天為了論壇活動會場要設計海報,指示來賓進場報到動線,初版設計師僅將只是文字壓放在主視覺上,卻忽視了人的視覺動線與海報的閱讀目的,專業的設計師一經提醒,立即反映改善,但如果該設計師只是ㄧ味地抱怨行銷同仁、主管當初未 Briefing 清楚,而不願調整,那麼就真的是把自己的格局做小了…,所以在設計工作坊中,我們就一直在告訴設計師們,你擁有的能力可以比別人想像的能力更大,只為應付眼前老闆、客戶的要求,那你就僅僅是位美編;假如可以進一步的思考,洞察問題後面的本質,為老闆、客戶解決隱藏的痛點,那你就是一位稱職的設計師。這是其三。

每個人和企業,本質是合夥關係。

綜合上面三個小小的故事,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You are Greater than You thought. 沒有人說你只能永遠待在一個小小的舒適圈、日復一日的做個小螺絲釘,我們要學習擴張我們的舒適圈,樂於學習、去減少自己的 I don’t know I don’t know,並勇敢挑戰、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很快,你就會擁有話語權、選擇權、更成為別人不容忽視的 Somebody。(我也常常這樣提醒自己)

(真心感謝也特別感動,由經濟部工業局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的【國際品牌設計趨勢力講座】,邀請 Process 普羅品牌分享設計趨勢和設計思考方式,期待有一天台灣對設計與藝術的涵養可以越來越豐沛,我們設計師們的作品能夠持續被企業看見與重視!)

Questions?

對我們的服務有任何疑問嗎?或需要任何支援嗎?

請與我聯絡。

楊淑燕 Angel Yang
總經理